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5:33    次浏览
点击'909'关注济南经济广播“海右此亭古,济南名士多”,这是杜甫的名句,也是济南人重复最多的一句诗。济南历史上曾涌现过众多名人,大舜、扁鹊、曾巩、李清照、老舍……他们或生为济南人,或在此为官、求学、工作。济南的名人故居众多,其中,“名人故居街”——南新街曾聚集着老舍、明义士、黑伯龙、武中奇、关友声、方荣翔、舒同、余修、李予昂等一批近现代名人的故居。时过境迁,济南很多名人故居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。据了解,济南市内目前拥有市级、省级文保单位的名人故居共10处。快来看看这10大名人故居,你都知道几个?1、老舍故居 南新街老舍故居是老舍先生一家人1931年到1934年在济住所。2014年6月,被修缮为老舍纪念馆,样貌被恢复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济南民居的建筑式样,整个北房和小院则被布置成老舍先生在此居住时的生活场景。修缮后的纪念馆以老舍先生在济南的生活创作为主题,分成'人民艺术家'、'老舍在济南的足迹'、'老舍笔下的济南'三大部分,以及复原景观部分。2、舒同、晁哲甫及李予昂故居 老舍纪念馆往西不远,是两幢二层别墅小洋楼,目前被当做单位用房,保存状况良好。其西侧楼为山东省行政管理学会的办公地点,东侧为羲之书画报社办公楼。据了解,新中国成立后,有多位名人曾在此居住:舒同(书法家,曾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)、晁哲甫(教育家,革命家,曾任山东省副省长兼山东大学校长)、李予昂(著名经济学家,书法家,曾任山东省副省长等职)。3、陈冕状元府 位于济南市古城区省府前街以西,泉城路以北的鞭指巷是一条颇有名气的老街。据说名字起源于当年乾隆皇帝执鞭一问“这是何巷”,宰相刘庸随口妙答“鞭指巷”。鞭指巷之所以有名,还因为济南总共诞生过两位状元,其中之一的清代状元陈冕便诞生于此。如今的状元府已有150多年的高龄,是如今济南绝无仅有的一处清代名人故居。4、路大荒故居 位于曲水亭街8号的路大荒故居的牌匾非常醒目,目前,故居主体已经被改造成为一家商户。路大荒是我国蒲学研究的拓荒者,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蒲松龄手稿。路大荒在济南有两处故居,其一位于济南大明湖畔秋柳园街25号,已被拆毁。另一处故居位于曲水亭街8号院,这是座落在曲水河畔的一处四合院,1951年由路大荒先生的大女婿买下,其好友画家黄宾虹曾为之题名为“曲水书巢”。路大荒在这里读书著学,度过了他后半生的30余年。5、鞠思敏故居 鞠思敏是山东荣成人,著名爱国教育家,被誉为山东的蔡元培。鞠思敏故居位于济南市县东巷105号。由105号门楼走进去,穿过甬道和拱形门,里面是一个古朴四合院。据老街坊介绍,鞠思敏生前把大部分收入都捐献给了办学事业,大约是在1936年,他学生们集资在县东巷为他盖了这处宅院张志故居 南新街南段路西,有着'民国成立后山东法官第一人'之称的张志曾在此居住。张志(1880-1925年),早期同盟会会员,曾为山东高等审判厅厅长。素以居官廉明,执法公正,被誉为'法学大师'、'慈佛厅长',1925年遭张宗昌暗杀。据了解,目前居住在此的是一名赵姓老中医,平时会出诊给人看病。故居本身的保护并不好,要不是有人居住,估计早都塌了。7、朱桂山故居 从上新街南口往北走约200米,路东侧108号院里,有一幢十分显眼的两层红砖洋楼,楼虽不大,但很气派。里面的多个房间现都被不同住户所使用,保存状况尚好。这里是日伪时期的济南市长朱桂山故居,朱桂山名五丹,字桂山,单县人。1911年,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,参加中国同盟会。济南沦陷后,在日本侵略军扶植下,朱桂山于1938年1月出任伪济南治安维持会副会长同年3月至1942年12月任伪济南市市长,沦为汉奸。8、张东木故居 张东木(1913-2001),又名张树栋,曾任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政协副主席。创出了'名驹'和'双鱼'两个独步省内外二十年的名牌9、张采丞故居 张采丞,原名张克亮。民族企业家,曾先后建立兴顺福粮栈、机器面粉厂、机器榨油厂等。 10、济阳卢氏旧居 卢永祥,济阳卢氏代表人物,皖系军阀代表人物。以上十处故居中,省级文保单位有8处,分别为:老舍故居、陈冕状元府、济阳卢氏旧居、路大荒故居、鞠思敏故居、张东木故居、朱桂山故居、舒同、晁哲甫及李予昂故居。市级文保单位有2处:张采丞故居、张志故居。